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摘要: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能动性资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要素。人力资源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区域社会的全面发展。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环境下,研究东北地区的人力资源状况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状况为研究对象,初步构建了区域人力资源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和配置效率四个方面分析了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并总结了导致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现状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状况的建议,以期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推动东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人力资源;成因分析;东北地区

  人力资源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本文中设定某地区的人力资源状况是其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和配置效率的综合体现。人力资源与区域发展存在显著地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源的状况包括数量、质量、结构和配置效率,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一)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的状况

  1.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的数量状况

  (1)人力资源存量及增长状况。2010年黑吉辽三省的人口总量占全国人口比重的8.12%,2000年―2010年,黑吉辽三省中,黑龙江省的年均增长率最高,但仅达到了0.38%,吉林省则低至了0.07%,这说明东北地区人力资源存量较大,但增长速度不快。

  (2) 就业规模。2005年-2009年,东北三省的就业人数呈总体增加趋势,但三省的就业人数差距明显,其中黑龙江省的年均增长率排名全国最后一名,年均增长率相对于辽宁省低1.82%,这说明东北三省的就业人数呈总体增加趋势,但三省的就业人数差距明显。

  (3)人口迁移状况。举例来说,松原作为东北地区的教育强市,每年从松原输出的本科生大约4 500多名,但是每年返回本市工作的本科生却是少之又少。东北地区的人力资本流失状况严重。

  2.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

  (1)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的健康及保健状况。首先,从平均预期寿命指标来看。到2011年底东北三省的平均预期寿命(72.94岁)高于全国同期水平(71.4岁),这说明东北三省人力资源的健康状况较好。其次,从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来看。2010年东北地区的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比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还要高出130.13元,这反映了东北地区人力资源身体素质有较高的医疗保障。再次,从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来看。2010年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 118.3万人,比2006年增多了727.3万人,增长幅度较大,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4.7%。最后,从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来看。2010年全国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为3.27张,黑吉辽三省依次为:3.71张、3.91张、4.42张,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的文化素质。其一,从就业人员受高等教育的情况来看。据2011年统计年鉴统计,黑吉辽三省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分别是8.64%、8.19%、9.88%,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但与江苏、浙江的7.62%和6.48%相比略显优势。其二,从教育支出来看。2010年黑吉辽三省的教育支出占各地总支出比重最高的是吉林省为14.0%,但仍低于全国同期水平(16.01%)。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北地区的教育发展遇到资金的瓶颈问题。其三,从文盲率来看。2010年黑吉辽三省的文盲率依次为:2.06%、1.92%、1.93%,同期全国的文盲率为4.08%,这说明东北地区的教育辐射范围较广。其四,从每十万人拥有的大专及以上人口来看。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1》统计,黑吉辽三省每十万人拥有的大专及以上人口情况依次为:11 965人、9 890人、9 067人,虽与同期全国(8 930人)水平相比略显优势,但与北京(31 499人)、上海 (21 952人)等发达地区仍有一定的差距。其五,从职业教育规模来看。截止2010年底黑吉辽三省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依次是18万人次、16.7万人次和18.5万人次。东北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明显增强。

  (3)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的技能素质。其一,从劳动生产率来看。2005-2009年,东北三省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幅度较慢,尤其是黑龙江和辽宁两个省份增长率居于全国中下游水平,其年均增长率排名分别为第23名和第21名。其二,从从事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数来看。2010年黑吉辽三省占全国从事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数比例分别是2.37%、1.42%、3.24%,说明了东北地区的研发能力受其人力资源技能素质的制约。其三,从创新能力指标来看,依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数据显示,2011年黑吉辽三省创新能力排名依次是第20、第16和第8位,这说明东北三省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3.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结构状况

  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2010年黑吉辽三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三大产业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为45.2%,可以看出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

  4.东北地区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状况

  (1)城镇登记失业率。据统计,2008年黑龙江省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吉林省和辽宁省分别低于全国平均0.2、0.3个百分点。

  (2) 人均GDP。2009年黑吉辽三省的人均GDP全国排名依次是:15、11、9。这说明东北地区的人均GDP处于全国中偏上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

  (二)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状况的成因分析

  1. 国家区域政策的影响

  东北地区是以资源优势为基础的重工业基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本地区原有的体力劳动能力逐渐贬值,而适应时代发展的脑力劳动能力又相对匮乏,使得东北地区人力资源陷入困境。

  2. 经济发展滞后

  经济发展滞后,使得人力资本投资减少,进而影响了人力资本的后续发展。同时,经济发展滞后,意味着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的待遇水平低下,不利于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

  3. 薪酬福利水平相对较低

  东北地区的薪酬水平较低,直接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发展,加之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的晋升渠道不畅,人力资源的满足感下降,无法实现自身价值,导致人才流失。总之,东北地区的薪酬福利待遇难以满足高层次人才。

  4.人才管理制度僵化

  尖端人才往往是放弃发达地区优厚的生活条件而来到欠发达地区创业,他们大多都会顾虑到失败的风险:比如政策不稳定,待遇不连续,技术投资不足,配套资源不足,现实与预期有差异,生活不方便,家属工作和子女上学条件不好,进得容易出得难等等。这些顾虑都会增大人才流入东北地区的风险。

  5.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东北地区的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不完善、人力资源的流动缺乏合理的引导、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人力资源的待遇偏低、晋升机制不合理等使得人力资源对于东北地区望而却步。

  二、改善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状况的建议

  顺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趋势,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建设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

  (一)制定明确的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计划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重视人力资本投入,彻底改掉以往的“形象工程”,使得人力资源开发不只停留在政策宣传上,更要落到实处。同时,增加区域内部各省之间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及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本价值。

  (二)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重视程度

  要确定教育投资优先增长的方针,增加对于教育设施的投资和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在培训方面,东北地区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用人单位和个人相结合的人力资源再培训机制,以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对再培训的投入。

  (三)创立吸引和聚集人才的良好环境

  东北地区要想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创立一个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要积极改善交通,强化社会治安,全面提高生活质量,为吸引和聚集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使高素质人才得以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从而促进新一轮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四)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机制

  东北地区要明确“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力资源作为一项战略来抓,借鉴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市场机制,结合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运用新型的人力资源市场机制,即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机制、积极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以及学校教育和市场需求相挂钩的人力资源培养机制,以促进东北地区人力资源达到人岗匹配。

  (五) 建立完备的就业服务体系

  东北三省可以联合建立一个现代化的人力资源市场,运用其规范化和信息化的优势,有效聚合人力资源。同时,东北地区应与沿海城市的人才市场相对接,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中,切实培养优秀的人力资源。

  (六)充分利用国家给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相关政策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出台,关于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的政策、建议也随之而来。东北地区要抓住机遇,努力发展经济,从而促进其人力资源的发展。同时,东北地区也要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把人力资源的相关政策和东北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努力创新,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E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pcsj/rkpc/6rp/indexch.htm, 2011.04.28/2012.06.10.

  [2] 潘晨光.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1)[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9):35-36.

  [3] 李 宁, 樊 杰.东北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8):3.

  [4] 王胜金,范力达. 东北地区省际间人口迁移的人力资本考察[J].人口学刊,2007(3).

  [5] 潘辰光.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1)[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9-40.

  [6] 柳卸林,陈 傲.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2:172-187.

推荐简章

更多

    相关文章

    0/300
    精彩留言
    暂无数据
    暂无留言

    热门学校

    更多

    热门专题

    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2024年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报名入口、报考条件 2024年郑州大学在职研究生分数线 2024年中央民族大学在职研究生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