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在职研究生关注排名:No.76

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策略选择

  企业在职研究生频道讯: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通向国际级大企业的必经之路。世界500强的发展历史证明,几乎所有企业都是从国内市场起步,不断走向世界,最终成为跨国企业的。只有国际化经营才能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也只有全球化的市场才会给企业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回顾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历程,可以看出,自党的十六大发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号召来,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加入到国际化经营的行列中。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对中国最大的500家企业资料的分析,大约60%的企业在2005年以前就已经有各种形式的海外经营活动。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更是为中国企业加快国际化经营的步伐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企业投资设立的境外企业超过1.5万家,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2588亿美元,是2004年的7倍,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因此,借鉴国外大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有益做法,总结我国企业以往国际化经营探索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我国企业在“十二五”时期,更好地开展国际化经营,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转变发展方式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一、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之路不平坦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到来,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则属于在规模还不够大、国际化经营的规则不太熟悉与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就过早地“被逼”走上了国际化经营之路。如此的国际化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缩短了中国企业推进国际化的时间进程:另一方面,由于仓促上阵,也导致中国企业付出了过高的成本。一份由IBM事业部和复旦大学联合进行的研究报告显示,由于缺乏充足的资金、精干的管理层和强大的品牌策略,许多老牌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扩张时往往准备不足。不少中国企业在并没有做好在美国和欧洲等成熟市场进行竞争准备的情况下,就匆忙地进入了欧美市场。这种准备不足导致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遇到了太多的挫折和阻力。从内外部因素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一直存在三大障碍与问题:

  一是屡遭反倾销之困扰,这方面的案例近些年可以说是屡见不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进入国际市场较早的中国家用电器在美国、欧洲市场都遭遇了反倾销调查与课税。中国的服装、鞋类、打火机在欧美市场,中国的农产品在日本、韩国市场都遭遇到了反倾销调查。由于美国、欧盟和日本都尚未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所以这类反倾销调查的最终裁决往往对中国不利。这次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普遍迟缓、乏力,导致发达国家纷纷自保,贸易保护主义又“卷土重来”,致使我国企业再次遭遇反倾销的围困,如美国的轮胎特保案等。

  二是海外并购屡屡受挫,同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所遇到的经济安全问题类似,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并购时同样会遭遇来自受并企业国家的政府及其他企业的阻力。这方面的案例近年来也是一再发生,例如,前些年的中海油收购美国石油企业优尼科公司、华为收购英国通信企业马可尼公司、海尔同惠尔浦公司争夺美泰克的并购战以及中国移动拟收购全球性移动运营商Millicom的事件。上述案例都因受并企业国家政府的不予“放行”,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而无果而终。这方面的新近案例就是中铝收购力拓的一再受挫。由于我国对外收购的一半以上是由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出面进行的,这往往给了对方以中国政府在背后操纵的口实,因而加大了并购的难度。与此同时,由民营企业主导的并购,则相对容易进行,如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三是海外欠款触目惊心,据统计,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约有数千亿美元的海外欠款(应收账款)难以追回,有一些已经成为坏账和死账,并且还在以每年百亿以上美元规模的速度增长。如几年前曝光的长虹40多亿元人民币的海外坏账损失就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在商务部研究院的调查统计中,中国出口企业的平均坏账率约在5%以上,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0.25%~0.5%的平均水平,有的企业甚至高达30%以上。新近披露的案例同样显示,在央企“大踏步”的国际化中,境外资产风险也开始日渐凸显。

  从发展阶段看,迄今为止,中国绝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比较初级或相对比较中级的阶段,即资源导向或者是成本导向。从发展程度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提升还不够快。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的统计,在连续申报海外收入的2008、2009、2010、2011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3.74%~15.25%、15.99%、12.85%。这些数值不仅低于跨国公司30%的基本要求,而且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甚至出现了下降。联合国发布的《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以跨国指数衡量,在100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中,有12家中国公司,12家中国公司只有两家跨国指数超过50%,一个是北京控股,另一个冠捷科技。其他公司跨国指数都不到50%,中石油只有2.7%的跨国指数。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在2010年“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指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还很漫长。

  二、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策略选择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把推进中国企业国际化作为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的重要手段。“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和由此带来的激烈竞争,激励着中国企业加快全球化的步伐。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上已经有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

  按照投资发展中心理论,一个国家经济的成长,人均GDP的上升,必然要经历一个流入的FDI和流出的FDI相互交替变化的过程。即相比流入的FDI,流出的对外投资将会促进增长。中国经济连续30年的高速增长,已经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人均GDP也在增长,已经达到或者说已经迈过了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发展的门槛。可以预料,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即将会出现一个比较快的发展时期。这场金融危机也为中国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当前的国际化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建立在前期许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人民币升值也降低了企业在海外生产或者海外收购市场的成本,这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利好因素。当然,中国企业切不可低估搏击海外市场的艰巨性与困难,有关研究表明,为了更好地推行国际化战略,中国企业必须认真考虑、采取恰当的策略。

  (一)考虑好国际化的目的何在

  无论在任何时候开始国际化,企业都必须考虑好是否真正需要国际化?国际化能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什么益处?企业进行国际化的目的是想获得什么?是市场、品牌,还是渠道、战略性资产、研发队伍?一项调查表明,很多中国企业在开始拓展海外市场的时候,并没有认真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有些企业在海外扩张几年后又全线撤退。尽管海外市场对挣扎于“价格战,低利润率”的中国企业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是如果没有明确的战略构想盲目投入到海外市场,所面临的运营和管理挑战将更为严峻。

  (二)克服内外部挑战

  企业是否已具备国际化的条件?企业一旦决定实施国际化战略,就需要克服一系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如人力资源、品牌、全球运营、融资及非关税壁垒等。有关调查显示,对于那些准备实施全球化战略、到海外拓展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缺乏合格的人才和全球品牌的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拥有的各种禀赋能否支持的问题。

  (三)最佳模式与目标市场的选择

  在制订全球化战略时,企业需要考虑差异化定位、海外拓展的最佳模式,以及目标市场的选择。领先的全球化公司通常在品牌和创新领域进行差异化定位并表现卓越。而很多中国企业一直在担当无名的、以劳动力密集为优势的合同制造商,迫切需要在品牌和创新等方面根据企业特点恰当定位,确立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项研究建议,中国企业在制订海外拓展最佳模式的时候,可以选择出口、战略联盟、合资或兼并收购等投资方式,大部分企业采用多种方式的组合。全球化商业模式的关键是企业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财务能力、全球业务管理能力等因素来做出适当的选择。

  (四)“走出去”的区域更加广泛

  中国企业以前国际化经营的目的地大都是发达国家地区,包括产品与服务的输出,到目的国家建设生产基地、研发中心、销售网络,乃至于收购对方企业等。这对于中国企业较快地与国际市场接轨,提升技术、经营管理水平都十分有益。而中国企业在新时期的国际化经营不仅包含上述内容,还包含我国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内容。因为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的劳动要素成本的上升、土地价格和土地使用税的提高以及各种资源、原材料价格的上升等因素都一再推高了企业的成本。中国已经不再是生产成本最低的制造业基地了。因此,中国经济在“十二五”时期的结构调整优化与产业的转型升级就包含产业转移的内容。在国内,主要是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国际上,则是“走出去”区域选择的更加广泛与多样化,这就是说既面向发达国家市场,也向成本更低的周边国家及其他欠发达区域转移我国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对于实力还不够强大、经验还不丰富的企业可以考虑先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再进军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当然,在新兴市场和不发达地区,境外投资企业面临的是大量的投资风险,政治、经济、文化的冲突,导致企业投资的不确定性非常多。这一点是需要有充分的估计的。

  (五)“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

  “十二五”规划提出,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众所周知,我国的改革开放一直都是双向进行的。我国成功地利用了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与机遇,许多产业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后发优势”极大地提高了产业层次与水平。但总的来看,与发达国家横向比较,我国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缺少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例如,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已经超过50%,但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所占比重仍然偏低。因此,未来的发展战略中在坚持“走出去”的同时,结合“引进来”仍然是十分必要的。继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仍然是我国许多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这既是企业层面的,也同时是产业和国家层面的。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我国更深层次地融入国际经济循环的大背景下,我国产业必须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和时机,积极地、有选择地承接我国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加速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网 来源:《国有资产管理》2012年第2期

  —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0/300
精彩留言
暂无数据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