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5-05-19 15:42:54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生计教育
生计教育是美国教育总署署长马兰于1971年倡导的一种教育。 他提出,生计教育的实质是以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为核心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生计教育法》,开始正式实施生计教育。其实施的对象是幼儿园、中小学、大专院校学生以及成人。其中中小学阶段是生计教育的重点。
2、教学
教学是学校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方面,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基本途径。教学是最主要的活动,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3、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的思想: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4、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是用来判断样本与样本,样本与总体的差异是由抽样误差引起还是本质差别造成的推断统计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先对总体的特征作出某种假设,然后通过抽样研究的统计推理,对此假设应该被拒绝还是接受作出推断。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首先是指教育目的的制定必须考虑到一 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与价值取向相比社会历史条件对教育目的的制 约更具有基础和决定的性质。教育目的的确定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 制约,主要是指受生产力与科技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制约,受历史发展进程的制约。此外,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实际及规律也是教 育目的制定的重要制约因素。
2、马克思主义教育主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教育思想代表人物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包括:第一,认为教育是受社会和社会关系制约,并为社会服务的。第二,认为教育与社会生产密切联系。第三,说明人的发展受教育的影响,人是活动的主体,对教育产生重要的作用。第四,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第五,强调教育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学习动机在学习活动中的功能
学习动机是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根据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只有当学习动机处于最佳水平,学习活动才会产生最佳效果。难易适中的课题,最佳水平为中等动机强度。比较容易的课题,其最佳水平为较高的动机强度。比较复杂或困难的课题,其最佳水平为较低的动机强度。依据学习动机的来源,可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类。内部动机是指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它取决于个体内在的需要。外部动机是指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学习动机,它是在外界的要求或作用下产生的。按照活动中的地位分,可以分为认知的动机、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的动机。认知的动机是指要求了解和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动机,是内部动机的一种。自我提高的动机是个体要求根据自己的能力赢得相应社会地位的动机,把成就看做是赢得地位与自尊的根据。附属的动机是指为了获得教师或家长的赞许而开展学习活动的动机。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的动机都属于外部动机。
4、元分析的基本步骤
元分析的基本步骤:
(1)确定要进行系统总结和评价的问题。
(2)尽可能全面搜集有关的研究报告和文献。
(3)对搜集的文献按记录特征进行分类。
(4)测量效果的大小,并探讨效果大小与情景变量的相关情形,从而获得总的结论。
四、论述题(任选3小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如4小题均答,以回答的前3小题计分)
1、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一方面,教育为社会政治制度所制约和决定。第一,政治制度制约和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在一定的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思想意识的人,是由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的。第2,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在阶级社会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使教育按照本阶级的意志和要求运行,就必须把教育的领导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另一方面,教育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第一,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政治态度、思想意识的人,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建设一个社会的特定政治文化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宏大工程中教育有着特殊的功能和影响。另外,教育还可以通过培养大批的领导和管理人才,直接为政治制度服务。尤其在现代社会,在社会管理已经高度专门化的条件和趋势下,培养专业化的政治和社会管理人才就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日益重要的功能。第二,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政治素质,影响着社会风俗、道德风尚和思想潮流。教育会对整代人的精神风貌和政治素质发生深刻影响。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主要内容及意义
生活即是教育。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变生活,生活决定教育的目的原则和方法,社会即学校,社会力量使学校进步,学校使社会进步。教学做合一,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教。做的方法决定学的方法,学的方法决定教的方法。意义: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传统教育往往局限于书本知识,注重课堂讲授。生活教育理论打破了这种局限,将教育融入到生活和社会中,使教育更加生动、丰富。例如,生活教育理论推动了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促进教育公平,生活教育强调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教育,使教育资源不再局限于学校内部。这为教育资源相对乏的地区提供了新的教育途径,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
对个人发展的促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生活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例如,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
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适应能力:生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社会、了解生活,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如,学生在参与劳动实践过程中,学会了劳动技能,也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社会发展的推动提高全民素质: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在生活中学习,使教育普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这有助于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意义作为开放性的问题,考纲上未做要求,大家言之有理即可。
3、完整的课题研究计划的主要内容
完整的研究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研究题目;对研究课题及意义的简要说明;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研究成果的预计价值及使用范围;经费概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
4、案例题,待收集
各个专业考试真题正在不断更新中,查看更多请点击:2025年同等学力申硕全国统考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