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5-05-19 15:57:47
1、强调个体具有自我成长的内在力量及自由意志的理论是( )
A. 行为主义 B. 认知主义 C. 精神分析 D. 人本主义
答案:D
解析:人本主义理论(如马斯洛、罗杰斯)强调人的自我实现潜能和自由意志,认为个体有内在的成长动力。A项行为主义关注环境对行为的塑造,B项认知主义侧重信息加工,C项精神分析强调潜意识冲突,均不符合题意
2、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 )
A. 绝对感觉阈限 B. 绝对感受性 C. 差别感觉阈限 D. 差别感受性
答案:A
解析:绝对感觉阈限是能引起感觉的最小物理刺激量(如听到最微弱的声音)。B项绝对感受性是感知这种刺激的能力,C项差别阈限和D项差别感受性涉及辨别刺激差异的能力。
3、当两个光点按一定空间距离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我们看到了连续运动,产生了( )
A. 方位知觉 B. 距离知觉 C. 似动知觉 D. 运动知觉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两个光点末提及发生位移,只是在同一个位置相继出现,所以选似动知觉。似动知觉是静止刺激快速交替引发的运动错觉(如动画原理),而D项真实运动知觉是对实际物体运动的感知。A项方位知觉和B距离知觉与题干无关。
4、下列事例中,体现知觉选择性的是( )
A. 教师讲课的声音是学生知觉的对象,其他声音是背景
B. 校对文章时更易关注整体而难以发现错别字
C. 看到一幅不连贯的点图,能通过轮廓看出事物
D. 白墙无论何时看起来都是白的
答案:A
解析:知觉选择性指将部分刺激作为对象、其余作为背景(A)。校对困难更体现B项整体性,不连贯图形体现C项理解性,白墙恒常体现D项恒常性
5、属于真实验设计的是( )
A. 单组前后测设计 B. 随机组设计 C. 时间序列设计 D. 单组后测设计
答案:B
解析:真实验需满足随机分组和对照组(如随机组设计)。单组设计(A、D)和时间序列设计(C)缺乏随机分组,属于准实验。
6、研究无关因素,通过双盲程序消除的是( )
A. 主试效应 B. 样本代表性偏差 C. 练习效应 D. 测验顺序效应
答案:A
解析:双盲法(主试和被试均不知分组)可消除主试的期望效应(如暗示行为)和被试的安慰剂效应。其他选项需通过抽样或平衡设计控制。
7、按照统一设计要求,一定结构问卷正式访谈,属于( )
A. 特殊访谈 B. 直接访谈 C. 问题访谈 D. 标准化访谈
答案:D
解析:标准化访谈采用固定流程和结构化问题,确保一致性。直接访谈(B)可能更灵活,特殊访谈(A)针对特定群体。
8、团体测验的优势在于( )
A. 可以对受测者的情绪状态进行观察
B. 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资料
C. 测量结果比个别测验更准确
D. 适合临床诊断
答案:B
解析:团体测验效率高,B项适合大规模施测。个别测验更易A项观察情绪和D项临床诊断,准确性C项通常不如个别测验。
9、在韦氏智力量表中,离差智商分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是( )
A. 0和1 B. 50和100 C. 100和15 D. 500和100
答案:C
解析:韦氏智力量表(如WAIS)采用离差智商,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5。其他选项为其他测验的标准化参数(如Z分数为0/1,SAT为500/100)。
10、评价学绩的效度最适合采用( )
A. 构想效度 B. 预测效度 C. 同时效度 D. 内容效度
答案:D
解析:学绩测验需内容效度(题目是否覆盖教学目标)。B项预测效度用于选拔测验,A项构想效度验证理论结构。
11、总体为正态分布,方差未知但相等时,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用( )
A. t检验 B. z检验 C. F检验 D. Q检验
答案:A
解析:两独立样本均值比较(方差未知但相等)用独立样本t检验。z检验需方差已知,F检验用于方差分析。
12、已知今年是十年前3倍,求十年平均增长率,计算( )
A. 中数 B. 几何平均数 C. 标准差 D. 算术平均数
答案:B
解析:增长率是复利关系(各年比率相乘),几何平均数适合计算平均比率。算术平均数会高估实际增长。
13、中学生学业负担水平与助人行为数量相关显著,系数-0.1,则( )
A. 负担水平越高,助人行为越多
B. 无关
C. 负担水平越高,助人行为越少
D. 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相关系数为-0.1,说明线性相关程度小。但题目中已知两变量相关显著,所以在统计学上相关关系成立,系数为负数,所以负担水平越高,助人行为越少
14、3x2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中,若每个处理水平分10名被试,则总的自由度为( )
A. 59
B.54
C.6
D.9
答案:A
解析:总自由度=总被试数-1=3x2x10-1=59;组间自由度=(3-1)(2-1)=2:组内误差自由度=59-2=57。本题问总的自由度,因此选A
15、十个月安全依恋婴儿,母亲离开时表现(
4.主动说再见
B.哭泣不让走
C.安静地看着离开D.不看母亲自己玩答案:B
只研小糖
解析:安全型婴儿分离时表现焦虑(哭泣),但母亲返回后易安抚。回避型或矛盾型可能表现冷漠。
16、社会化程度最高的游戏类型()
A.单独游戏B.平行游戏C.合作游戏D.联合游戏
答案:C
解析:合作游戏(共同目标、分工协作)社会化最高。联合游戏(D) 仅-起玩,平行游戏(B)无互动。
17.下列哪项不包含学习()
A.被猫抓伤后害怕毛绒动物
B.手碰到烫的物品快速缩回
C.目睹他人受伤后远离危险物
D.通过了解符号标记远离危险物
答案:B
解析:缩手反射是无条件反射(无需学习)。其他选项涉及经典条件反射(A)、观察学习(0)、符号学习(D。
18.有意义接受学习的理论是( )提出来的
A.桑代克
B.布鲁纳
C.苏贝尔
D.维果斯基
答案:C
解析: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接受学习,强调新旧知识联系。布鲁纳 (B)倡导发现学习,桑代克(A)提出试误说。
19.人际关系建立发展中,自我表露最广泛最深刻的阶段()
A.情感探索阶段
B.定向阶段
C.感情交流阶段
D. 稳定交往阶段
答案:D
解析:稳定阶段人们心理上的相容性进一步增加,自我表露更为广泛和深刻,广度可能下降。P737
20.四个道德发展阶段中,个体最有可能拒绝服从权威的阶段是
4.工具性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B.人际协调定向阶段
C.维护权威和秩序定向阶段
D.普遍道德原则定向阶段
答案:D
篇幅有限,各个专业考试真题正在不断更新中,查看更多请点击:2025年同等学力申硕全国统考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