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在职研究生关注排名:No.20

现代科技何以创造经济价值—经济学在职研究生

经济学在职研究生频道讯:

  一、现代科技作为经济内生变量并入生产过程

  现代科技并入生产过程,一般地说,并入经济过程,是以生产方式本身的变革为切入点的。其实质是从以劳动过程为核心的生产,过渡到倚重于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大生产。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无所不在,作用于劳动、资源和资本品等生产要素。当然,也作用于经济运行中的其它要素,如需求要素、管理要素、信息要素等等,不过我们这里暂不讨论。

  对于现代科技导致的“生产”自身性质的变革,美国社会学家阿·托夫勒认为:事实上,“生产”既不自工厂始,也不以工厂终。因此,最新的经济生产模式把生产过程往上游和下游两方面延伸——向前延伸到售后服务,甚至还会超越这一点,而达到产品用过后在生态环境中安全处理的问题。还可以把生产的定义向后延伸,包括诸如培训职工、提供孩子日托及其他服务之类的责任。生产甚至在工人未到达办公地点前便已开始。[1-p108]

  这需要我们扩展对“生产”的传统理解。事实上,马克思在多处文献中曾表述过他对“生产”概念的相当宽泛的理解,例如,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他从三个层次分析了消费之同一于生产。首先,消费生产人自己的身体,当然这一意义上的生产“是与原来意义上的生产根本不同的”。其次,“只是在消费中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不仅如此,“消费创造出还是在主观形式上的生产对象。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第三,“消费完成生产行为”。[2-p93~97]在同一篇文献中,马克思还把分配——“(1)生产工具的分配,(2)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也列为“构成生产的一个要素”,乃至“交换当然也就当做生产的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2-p99~101]

  如果注意到马克思所处的是工业化进程之中的时代,就不能不为他的穿透历史的见解所折服。今天,后工业时代的来临更迫切地要求丰富生产的涵义。一句话,一体化的生产过程拒绝了那种把“生产”看成仅仅与劳动过程相联系的观点,这种传统观点使许多人不承认科学技术已是直接生产力,因为它不属于狭义的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因此,要深刻准确地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命题,就必须认识到,现代生产不仅不等同于个体的劳动者的生产,甚至也不等同于所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的总和,而是一个系统的、一体化的过程。劳动只是这个大系统的要素之一,而科学技术也是其中的一个内禀要素,并且是首要的要素。

  那么,这个系统的、一体化的过程是怎样实现的呢?现代社会中,实现这种一体化,主要是借助市场的力量。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资源(广义的,包括劳动、自然资源和资本)配置方式,更是社会化生产的现代组织形式。用经济学家的话说,它是一种经济体制,藉此解决为谁生产、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这三个基本问题。市场经济固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绝对完美的体制,但迄今为止的人类实践证明,它是目前最主要、最有效的社会化生产组织形式。

  因此,考察科技生产力及其价值,就不能不利用当代宏观经济学提出的宏观经济体系,考察在这个体系中,科学技术究竟以何种方式,对经济运行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发生作用,并最终通过各要素、环节在经济运行中的相互作用过程——一个一体化的过程——而在全部的生产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样,应当把与“科技生产力”紧密相关的劳动、资源和资本品三个概念置于“人——自然”背景下,准确地说置于“社会化的人——自然”关系中来考察。

  二、对劳动、资源和资本品的重新阐释

  (1)劳动。经济学把劳动力定义为以挣工资为生的人们的总体。劳动是指人类在生产财富中所提供的有价值的服务(不是积累和提供资本,也不是承担经营企业的风险)。劳动包括体力劳动者的服务,也包括许多其他类型的服务。人的体力运用于生产当然是劳动的因素,但技巧和自我指导也都是劳动的因素。如果把生产过程视为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一种交换过程,那么劳动就是纯粹由人发出的那一部分。亦即,在生产过程中,社会化的人的独立于任何非人的事物的付出,就是劳动付出。

  上述定义还强调了劳动是“有价值的”,这里的价值大致相当于马克思所说的使用价值,因此,这里的劳动大致相当于马克思所说的“有用劳动”,而不包括无用劳动。[3]所谓“有价值的”或“有用”,可以阐述为“符合人类的某一意愿的”。马克思说过,劳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最大的区别,在于劳动的有目的性。劳动的有目的性表明,一切劳动都必须有两大因素,体力的付出因素和“技巧和自我指导”等等因素,后一方面的因素赋予单纯的、盲目的体力支出以目的性。我们把这方面因素统称为技巧因素(包括所谓“自我指导”在内)。劳动技巧将是我们下面讨论的对象。

  (2)资源。经济学中的资源包括土地和自然资源,如燃料(煤和石油)、矿产(沙和铜)以及用来生产木材和纸张的林木等等。它近似于、又不同于“劳动对象”的概念。“劳动对象”着眼于劳动过程,着眼于其与劳动者的关系,具有相对性。木匠手中的斧头是劳动工具,而磨刀匠手中的斧头则成了劳动对象,资源则是就一般的经济过程来定义的。其特点是不可逆地被消耗掉,完全由大自然提供,人类无法使之再生。当然人类也可以制造出某些“资源”,但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它与大自然提供的资源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应将其划入“资本品”范畴中。

  从“人——自然”关系出发,可以把“资源”定义为生产过程中由自然直接提供的那一部分。它和劳动恰好构成对立的两极。

  (3)资本品。现代经济学使用的“资本”概念常有不同的涵义。其最宽泛的定义可以包括某一生产体系中的一切可能投入。物质的、非物质的和人的投入。通常更有用的界定是指生产性企业拥有的物质资产,后一种用法又可分为金融资产及资本品两部分。其中,资本品指实际的或物理的资本,像建筑、机器、仪器等可触摸之物,被生产出来又被用于生产其它物品和服务。这里的“资本”概念主要是指资本品,亦即那些自身是劳动产品、又为进一步生产劳动产品服务的物品。它们既非自然的恩赐,又可以独立于人而存在。可以看出,这里运用的概念与马克思的“资本”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它不包括“可变资本”而大致相当于“不变资本”。这并非有所遗漏,因为我们关心的是整体人类的生产,而不是某个资本家的帐目。“可变资本”实际上是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由于现在考察的只是“人——自然”关系而不过多涉及“人——人”关系,因此,分析了“劳动”就没有必要再单独分析可变资本了。此外,资本品的概念与劳动工具的概念也有所不同,正如资源不同于劳动对象一样。

  在上述概念明确后,就可以“人——自然”关系为背景,考察社会化的人是如何利用科学技术直接地和间接地作用于自然,以实现协调、控制和利用自然的目的了。我们看到,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便是生产过程。因此,通过这种考察,可望阐明科学技术并入经济生产过程并且创造价值的方式。

  在经济体系中,“总供给”是一个社会在流行价格、生产能力和既定成本条件下将要生产和出售的产出数量。它不是一个现实的量,而是现实可能的量,可以视为“生产”概念的具体化。总供给诸要素:劳动、资源和资本品,是考察科学技术并入经济生产过程的方式时需要着力突出的。

  三、现代科技与劳动技巧

  既然目的性是区分人类劳动与动物活动的依据,也是区分劳动与盲目体力消耗的依据,那么可以推知,技巧因素在劳动中比体力因素居于更核心的地位。技巧的劳动也就是程度更复杂的劳动。从这里出发可以定义技巧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凡不增大劳动强度而仅增大劳动复杂程度来增加产出的因素,都是技巧因素。技巧是一个极古老的因素,它与劳动伴生。磨制骨针、打制石器就需要技巧。草药的配方也属技巧,因为掌握了草药配方的医生,在不必增加其医务劳动强度的情况下,就能为病人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服务。

  很容易看出,上述各种技巧有所区别。这区别就在于它们同劳动分离的程度。我们将要讨论并且指出,技巧同劳动的分离是科学技术作用于技巧并最终作用于劳动的前提条件。

  有些技巧与它的劳动过程密不可分,也就是说,它只能在劳动过程中才能存在、才能被习得,才能被运用。这样的技巧我们称之为技能。技能是具有独创性和天赋性的东西。纯粹的技能也许并不存在,但很多技巧中包含技能,以至于它们就可以被视作技能。如一名足球运动员的临场发挥,艺术家的灵感,科学家的创造性技能。技能的独创性和天赋性使它带有个人垄断的特征。你可以学习爱因斯坦的物理知识,但你无法学到他的创造技能。在空间中,技能很难被共享、被推广;在时间中,它很难被积累。因此,如果人类劳动中的技巧因素都是技能因素的话,技巧就始终不可能独立于劳动过程,人类始终只能仰仗个别天才,社会化的生产就不可能。劳动者的个人天赋就会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而科学技术便不能成为第一生产力而直接创造价值。

  进步从技巧与劳动过程的分离开始。有些技巧可以在某一劳动过程之外被习得,再应用于这一劳动过程。这意味着它可以在不同的劳动者之间传授。我们把这种技巧称为技艺。显然,技艺可以被推广、共享和积累。一旦人们开始用书面符号来表达和传授技艺,这就进入了一次飞跃。书面符号包括文字、图像等等。以书面形式存在的技艺不但独立于具体的劳动过程,而且独立于具体的劳动者。例如,草药的配方就是一桩客观技艺,拥有了配方的人不需要专门的技能就可以配制出具有同样效力的草药。在现代,一桩新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也可以被视为客观技艺。

  客观技艺的出现使脑力劳动真正成为独立劳动。客观技艺的最有利之处,在于它可以成为认识的独立客体。技艺由此可能上升为理论化的知识体系。这是早期科学技术的源头之一。更重要的是,这些独立于劳动过程和劳动者的知识体系又能按自身逻辑独立地发展,不断增殖出新的、更高级的客观技艺——事实上,这已经是一种科技活动。换言之,客观技艺渐渐长成为现代科技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当这些从现代科技中汲得营养的客观技艺再返回到劳动过程中去时,将产生出更大的效益。因此,客观技艺的体系化,意味着生产它的脑力劳动成为科技活动的一个重要类别。另一方面,它又直接是一种生产活动。科技活动以生产客观技艺的方式直接并入生产过程,这是现代社会中“科技——生产”一体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更进一步,作为科技活动成果的客观技艺又要与社会化生产的其它部分一体化,使科技活动成为经济运行中的内在构成部分。这种一体化过程主要有两种实现渠道,一是通过科技成果的交易,二是通过职业训练。职业训练的内容虽然不限于客观技艺,也包括、并且必然包括一般的技巧,但是职业训练之所以出现,却是由于客观技艺。特别是科技化了的客观技艺,它要求劳动者甚至在真正从事劳动之前,就把专门的时间花在学习客观技艺上,包括大学、技校中的职业教育,以及岗位上的终身教育、职工培训等等。

  最后,有必要讨论一下“技能”在现代化大生产和现代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尽管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主要以技艺和客观技艺的形式对劳动起作用,然而技能在此过程中仍发挥着重大作用。一切科学技术的进步——包括客观技艺的进步——都依赖于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技能。科技创造性技能在历史上是全部科技知识必不可少的源泉之一。在科技的经济运行中,要实现科技成果到经济成果的转化,或是实现从经济需要到科技创新的转化,同样需要有创造性技能。正是技能(而不是技艺)使“劳动者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与之同时,由于科技活动是一项有极高级技能的活动,从事科技活动的劳动者——即科技工作者——完全称得上是最活跃因素中的最活跃者。

  四、现代科技与资源的转移、开发

  自然资源既然是大自然馈赠的,科学技术“作用于”自然资源似乎就是一个悖论。例如,利用科学技术从铁矿石中把铁冶炼出来,但冶炼出来的铁乃是劳动产品,已经不是资源了。自然资源从概念上看,似乎必定独立于科学技术。

  上述论断的错误在于,一切自然界的馈赠并不天然地就是资源,只有当它能被人利用时方是资源,换言之,要在一定的“人——自然”关系中来判断一种自然物是不是资源。科学技术恰恰能够不断地改变“人——自然”关系,因而也改变着“资源”的外延。例如,炼铁技术使铁矿石成为资源。空间技术使外层空间也成为资源。这是科技创造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技完全可以“作用于”资源。具体又有三种情况:作用于其质料、作用于其能源、作用于其信息。

  1.作用于其质料。质料是最原始的资源利用方式。人类以兽皮、树叶御寒,即是利用其质料。最初的人类生活在质料资源丰富的环境中。最早感到匮乏的两种作为质料的资源也许是水和土地。

  迁徙往往成为原始人类摆脱水和土地危机的最好办法。如《圣经》中记载的犹太民族的迁徙。由迁徙而发展起来的交通技术,也是一种作用于质料资源的技术,既不作用于劳动也不作用于资本。对应于迁徙的,还有另一种办法,可称之为反迁徙,即不是人类自身的迁移而是资源相对于人类的迁移,例如水利灌溉技术。我国都江堰可视为杰出代表。反迁徙技术的成熟形态则是人们通常所称的运输技术。交通和运输技术在现代社会往往表现出更为复杂的经济功能,例如被运输的常常不是资源,而是资本品、最终产品乃至垃圾。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会发现它们仍然是实现全社会资源流动的科学技术。空间技术可以视为迁徙(或反迁徙)技术的当代最高级形态。假如说交通和运输技术还只是一般的科学技术,甚至可以不依赖于基础科学研究的成果,那么相比之下,空间技术已完全跨入“大科学”的行列。

  储存是原始人类应付资源匮乏局面的另一手段,例如修筑水库以蓄水。储存和迁徙之间的区别不像表面上那么大。事实上,迁徙是资源在空间上的相对转移,而储存是资源在时间上的相对转移。一般来说,自然资源本身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毋需发展专门的储存技术,至多需要一些经验性的技术。但是,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实践能力强大到了对自然资源的稳定性构成威胁的程度,从而呼唤着专门的、依赖于尖端科技成果的一种储存技术——环境保护技术。需要指出的是,环境保护技术,不仅是对作为质料的自然资源的储存,也是对作为能量和信息的自然资源的储存。

  2.作用于其能源。在各种技术体系内,能源的储存一直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例如,蒸汽机或内燃机上的飞轮,就是一个储能装置,它保障了机器的稳定运转。事实上,储能技术的相对薄弱是许多能源技术不能付诸实用的重要原因。例如在太阳能利用中,如何保证夜晚及阴雨天的能量供应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同样,人们也无法把一次原子弹爆炸的能量储存起来。广义地讲,生态保护中包含了对能源的储存,不过这种储存仍然是消极的。长期以来,能源的输送问题也没有解决。唯一一次——却是有决定意义的——重大突破乃是高压输电技术。今天,电力输送仍是人类输送能源的最主要方式。一般情况下,人们输送的不是能源本身,而是那些可用来产生能源的质料资源,如煤和石油。这时候的运输技术,既用于质料的迁移,也用于能源的输送。

  3.作用于其信息。人类一直在利用自然界的广义信息资源。但是,迄今为止在自然界中能复制、传播的自然信息只有一种,那就是生命信息,这也是迄今为止我们能够利用的唯一一种自然信息资源。生态保护技术最突出的功能也正是储存现有的生命信息资源,而每一种物种的灭绝都意味着生命信息资源的丧失。

  上述所有利用资源的技术都属于转移资源的技术。它既不改变资源的自然馈赠性,也不改变可利用资源的数量和种类上的范围,仅仅使具体的资源物与人类之间发生相对的、时间或空间上的转移。

  通过资源的转移,可以提高其利用效率。通常说市场经济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达到最大的产出效率,也就是这个意思。显然,如果没有发达的转移资源的技术,市场经济的上述作用就不能实现,人们将更倾向于选择就地取材式的生产方式,如传统农业和工业。可见,资源转移技术是市场经济的内禀要素,而不是它的一个可有可无的外部条件。经济学家在作抽象思考时,有时会把资源转移这一块给“抽象掉”,假定资源的转移是不需要成本的。这种抽象在理论上是有用的,但如果在实践中也这样想当然,以为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可以脱离技术前提而凭空移植到任何社会中去的体制,那就大错特错了。例如,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一个首要问题是解决运输问题,运输技术上不去,广大偏远农村地区就不可能参与市场经济的运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内在地要求着相应的技术水平。

  尽管如此,通过转移资源来提高生产效率是有限度的,很快会碰上经济学中所说的“生产可能性边缘”。科技价值之革命性的体现,主要在开发资源方面。开发是作用于资源的技术中最高级的一种形式。人类最早开发的资源之一是土地。开发不同于开采、提炼等活动,后者实际上已属于劳动和劳动技术的范畴,它们的活动成果已经是劳动产品,而不是资源。开发并不针对具体的资源物,而针对资源的某一共同特性,提供的是利用的现实可能性,而不是直接的现实性。对资源的开发,本质上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并且是带有普遍性的活动,一开始就蕴含着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种子。现代对资源的开发活动更已成为科技活动中的重要部分,一切指出未知领域的探索活动,都可能开发出新的资源(包括质料、能量和信息方面的资源)。

  20世纪以前,相对来说,人类开发利用自然信息资源的能力是比较低的,主要通过嫁接、杂交、配种等较低形态的开发方式。基因工程技术是目前最高形态的开发生命信息的科学技术,包括对基因的破译、切割和重组等等。

  总的看来,开发是比转移更有前景的资源技术。这一结论也适用于环境问题。早期人们倡导的环境保护仅仅是转移资源,这是不够的。必须把环境问题与资源开发问题联系起来。转向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这样一种思路。它要求通过技术的重组,使资源能够被持续地、永远地利用下去。无疑,这是一种开发资源的社会技术,是一种为社会创造出其不意的潜在价值的活动。

  五、科学技术的物化与资本品

  仅仅劳动和资源这两大要素就足以实现生产活动,资本则是次级的投入要素。但是,资本是现代经济运行中的主角。巨大的资本品积累是我们今天这个“文明社会”的最主要象征之一。我们这里讨论的“资本”指的也正是“资本品”,即那些自身是劳动产品、又为进一步生产劳动产品服务的物品。

  单纯的资本品积累本身没有多大效益。在一般均衡条件下,追加资本品投入的边际利润率和追加劳动、资源投入的边际利润率是一样的。如此看来,资本品本身确实不能“创造”出什么价值来——它取得的只是相当于资源租金的利息收益。但是,上面的论断只适用于外延扩大再生产模式。

  如果资本品的积累不单单是物的积累,而是内涵的扩大,即作为新技术的承载物而投入生产过程,则情况便有了根本的不同,社会生产就会有成倍乃至成百倍的增长。由此可见,资本品的巨大魔力不是在于构成它的物自身,而在于它是科学技术的物的承载者。资本品不仅仅是物,而且是科学技术的物化。体现在资本品中的,不是物的资源的积累和转移——马克思称之为“不变资本”——而是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力,是一种能创造价值的东西!

  任何工具都是人体的延长。“延长”可以有多种方式。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模拟、取代人体某一部位机能的工具,这类能完成某一特定功能的工具称之为技具。技具使普通劳动者能完成以往有特殊技能的劳动者的工作,使技能变得无足轻重。技具对生产力的贡献,表现在它使简单劳动(无技能劳动)具有了与复杂劳动(有技能劳动)同样、甚至更强的生产能力。技具把技能从少数表天赋的个人的垄断中解放出来,使之有可能在历史中被积累、被发展。技具之于技能的意义,正如我们前面讨论过的客观技艺之于一般的技艺的意义。只是在技能物化为技具后,技术发明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现实的人类活动。而这又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早期的力学就是从简单技具包括投石器、枪炮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现代技具如机械手、计算器等等,则已依赖于科学。

  前已指出,技艺可以被书面化、符号化而成为客观技艺。这是一大飞跃。但是客观技艺本身不能作用于生产过程。它要么被劳动者重新习得,转化为劳动技艺。要么物化为资本品的技艺成分——工序。工序的出现,它对劳动技艺的取代,不仅是出于生产需要,也是客观技艺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客观技艺会发展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级,最后已不可能转化为某一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技艺。这种情况下,最简捷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多个劳动者来协作,每人习得该客观技艺的一个组成部分,再按一定的程序组合起来。这样的程序既反映了原有客观技艺的内容,又是客观的、独立于每一个体劳动者的。当这种程序进一步发展,以生产流水线、操作工序的形式固定于资本品中,就成了我们所指的工序。

  机器是动力机、部件、技具按一定工序的组合。机器,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分析,一般地包括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和工作部分,而现代大机器体系还加上了第四个部分——监控部分。大机器体系的代表——自动化流水线和无人工厂——是今天技术文明的象征之一。

  把资本品——从技具、工序、机器直到大机器体系——视为科学技术的物化,而不仅仅是一般的物,这一认识极为重要。它要求我们重新考虑一个问题:资本品能否创造价值?

  在经典理论中,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前者在生产过程中是不增值的。后者虽然能增值,但它仅仅是指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即人力资本,基本不包含资本品。但是,在今天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如果坚持上述论断,就无法解释由资本品积累带来的社会生产能力的数十倍,数百倍提高,并且它并不伴随着人力劳动投入的增加;相反,越是发达的国家,投入的劳动总量反而有所下降,劳动复杂程度也并不更高。资本品正在替代劳动,使后者转向服务性行业。

  因此,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有必要把可变资本的外延扩大,使之包含资本品中物化了科学技术的那一部分。当然资本品中直接作为物的那一部分,如生产原料,初级产品等等,仍然属于不变资本。但总的来看,资本品是创造财富的。

  当应用劳动价值于科学技术产品时,困难也很明显,因为科技创造活动是极为高级的脑力劳动,几乎无法约化为一般的简单劳动。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时,用于苦苦思索的一个小时时间,相当于一个普通焊工多少时间的劳动呢?这样的问题找不到定量的回答。同样,在实用性技术发明与非实用性科学发现之间如何比较,也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劳动价值中不包含风险收益。然而,科技活动也是一项风险极大的活动。一个世界性难题可能令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却空手而归。按劳动价值论,他们的活动是“无用劳动”,不创造价值。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如果我们改变态度,假定一切科技活动无论出成果与否,都是有用劳动,这样做又不利于打击那些科技界的“南郭先生”。

  既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价值不能等同于劳动价值,那么资本品能够创造经济价值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这种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源自于它作为科学技术的物化的性质。因此,所谓资本品创造经济价值,事实上就是科学技术并入了经济生产过程。

  六、结论

  现代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也蕴含着:包括劳动、资本、资源和科技(或说知识)在内,各种生产要素都创造着经济价值。现代科技通过对劳动、资源和资本品的作用和变革,可以创造出巨大的财富。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传统的劳动价值论,而应当扩展为新的经济价值论。

  1.独立于劳动过程和劳动者的知识体系能够按自身逻辑发展,不断增殖出新的、更高级的客观技艺。而当这些从现代科技中汲得营养的客观技艺再返回到劳动过程中去时,将产生出更大的效益。因此,客观技艺的体系化,意味着生产它的脑力劳动成为科技活动的一个重要类别。另一方面,它又直接是一种生产活动,本身也创造价值。

  2.一切自然界的馈赠并不天然地就是资源,只有当它能被人利用时才是资源。科学技术恰恰能够不断地改变“资源”的外延,或者使之时空转移,或者开发出新的资源,这是科技创造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科技“作用于”资源有三种情况:作用于其质料、作用于其能源、作用于其信息。

  3.在当代科技革命条件下,资本品是创造财富的。不同于资本品中直接作为物的那一部分,如生产原料,初级产品等等,它们仍然属于不变资本,资本品中物化了科学技术的那部分是能够创造经济价值的。因此有必要把可变资本的外延扩大,使之包含这部分资本品。

  参考文献:

  [1]阿·托夫勒.力量转移[M].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刘炳章等译)。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资本论[M].第一章

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0/300
精彩留言
暂无数据
暂无留言